心理健康才是养生的第一步 DATE: 2025-01-10 17:45:45
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才养定义是:从生物学角度考虑,身体没有疾患,第步功能正常;从心理学角度考虑,心理有良好的健康心理状态,情绪反应适度;从社会学角度考虑,才养有良好的第步社会适应能力,不存在别人公认的心理不健康行为。世界卫生组织为了强调心理健康的健康重要性,后来又提出:“健康的才养一半是心理健康”。
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以平衡的、正常的心态去适应目前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,才能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,以保障身体功能的正常发挥,来达到防病健身、延年益寿的目的。那么,怎样才能保持心理健康呢?
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
古今中外养生学家都把“乐善好施”视为养生的灵魂。我国明代医学家张景岳云:“欲寿,唯其乐;欲乐,莫过于善”。有关长寿老人的研究表明,长寿者多是忠厚、善良之人。社会心理学家认为,一个人心中充满善意,多行善事,视他人为朋友,乐于助人,使他人摆脱困境,心中必然会涌起欣慰之感;心存善良,就会光明磊落,心地坦荡,乐于对人敞开心扉,不仅百事无忧,而且心旷神怡
心存善良的人,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、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,这样能促进体内分泌一些有益的激素、酶类和乙酰胆碱等。这些物质能把血液的流量,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,使人免疫力高,抵抗力强,就会灾病不生,福寿明存。所以,善良是心理养生的不可缺少的高级营养素。
宽容是心理养生的调节阀
在人生的舞台上,人们各自扮演着一个角色,社会生活的纽带又将各种角色牵缚于一起,因而难免磕磕碰碰,恩恩怨怨。邻里不睦、夫妻不和、同事不谐、子女不亲等等,会使人陷入感情的沼泽,出现悲伤、痛苦、气愤,甚至憎恨等情绪反应。
吃亏、被误解、受委屈的事总是不可避免的要发生。面对这些,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宽容。宽容就是指胸襟宽阔,大度处世,事理通达。
一个人如果心胸狭窄、鼠肚鸡肠、对己放纵、对人挑剔、嫉人之贤、妒人之能、讥人之短、笑人之过,整天打个人的“小九九”,总是思量着算计人,处处招嫌结怨,烦恼重重,忧郁寡欢,必然会导致心理障碍,有损于身心健康。
学会宽容,就会严于律己,宽以待人,谅人之过,宽容能使非原则的矛盾悄然化解,也可使紧张的人际关系变得宽松。
有人对你不尊重,甚至说了你的坏话,“伤害”了你,由于心宽,就不会耿耿于怀;别人误解了你,冤枉了你,也不会介意,这就等于给自己的心理安上了调节阀。生活中左右适源,如鱼得水,称心如意,才会觉得身更健,心更舒,天更阔,生活更美好。
淡泊是心理养生的免疫剂
淡泊,即恬淡寡欲,不追求名利。一个人如果少情欲,则不会欺男霸女;节物欲,则不会图财害命;寡官欲,则不会投机钻营。作为社会一分子,对于个人地位的高低,荣誉的大小、报酬的多寡、享受的厚薄,如能泰然处之,怡然自得,则对健康十分有益。有的人利欲熏心,不可能得到的东西也想得到,整天挖空心思为自己谋算,斤斤计较,患得患失,使得人体生理失常,心弦紧绷,不堪重负
因其贪得无厌,处心积虑,过多磨损人体机能,各系统功能必然失调,免疫力自然下降,各种疾病便乘虚而入。只有淡泊名利,才会没有不满,没有牢骚,没有抱怨,没有嫉妒。时时处处生活在满足中,保持一颗平常心,一些有损身心健康的因素都将被击退。
心静是心理养生的不老丹
心静,就是待人处世要心平气和,这是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,它是超越自然,超越功利主义和庸俗的一种高雅境界。它可使你摆脱生活中的苦恼、忧愁和烦恼,能让你品味到人生中的内涵和真谛。人生不如意事多,一帆风顺者少,所以逆境和挫折在所难免。
如你能静下心来,冷观生活,不为他人的好运而妒火攻心;不被自己的挫折而心灰意冷;不为他人的财富而怨恨不平;不被自己的贫穷而自贱自卑;不被自己的胜利而冲昏头脑;也不因他人的失败而幸灾乐祸;不被毫无价值的恭维而故步自封;也不为身外名利的诱惑而动摇。努力排除外界的各种干扰,这样就能始终保持心境的安静,心静神安,体内心气运行自然平和,机体因而调节正常,岂能不长寿?如果让浮躁、烦闷、怨恨、贪婪、失望等恶劣情绪占据心灵的话,可使人陷入调节紊乱的漩涡,成为加速心身负荷和衰老的催化剂。
总结:养生的关键在于养心,如何养心就成了健康的关键。良好的心理,可以帮助我们健康长寿。(文章原载于《益寿文摘》,刊期:2012.06,作者:陈勇,版权归作者所有;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常识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尽快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)。